跳至主要內容

吃到七分飽才是王道!醫師教你用「飽足感量表」守住健康壽命

為什麼「吃到撐」反而傷身體?醫師揭密七分飽的科學證據

最近診間超多病人問:「啊那個七分飽到底要怎麼抓?」、「吃太飽真的會短命喔?」今天就來用白話文+科學數據,把這個養生關鍵說清楚!

🚨吃到全飽的恐怖真相

大家最愛的自助餐、火鍋吃到飽,根本是健康殺手!美國國家老化研究所做過超狂實驗:

  • 把猴子分兩組,一組吃到飽,另一組只吃七分飽
  • 15年後,吃七分飽的猴子存活率多2倍
  • 吃到飽那組不只糖尿病暴增,連皮膚毛髮都老超快

📊飽足感量表這樣用(附實用對照表)

把肚子餓到飽分成10等級,吃飯時邊吃邊檢查:

飽足分數 身體感覺 行動建議
1分 餓到頭昏眼花手發抖 快吃點東西但要慢慢咬
5分 嘴巴還想吃但胃沒訊號 放下筷子喝口水
7分 可吃可不吃,站起來走動沒負擔 最佳停止點
10分 撐到皮帶要鬆開、呼吸困難 快起身散步助消化

💡醫師親授「七分飽養成3步驟」

  1. 換小餐具:把飯碗從500ml換成300ml,視覺先滿足
  2. 先吃菜再吃飯:纖維墊胃底,自然吃不下過量澱粉
  3. 中場休息法:吃一半停10分鐘,等飽足感訊號上傳大腦

🧠突破盲點!為什麼我們總是吃過量?

現代人三大中招原因:

  • 進食速度太快:大腦飽足訊號要20分鐘才傳達
  • 外食份量陷阱:便當主菜動輒300g起跳,是50年前2倍大
  • 情緒性進食:壓力大就想用食物塞滿胃

🥗七分飽實戰技巧

  • 上班族版:超商選餐把握「菜2:肉1:飯1」比例
  • 外食族版:主餐分裝1/3當隔天午餐
  • 家庭主婦版:煮飯時直接少煮1/4份量

🔥驚人數據看這裡

國民健康署最新調查發現:

  • 每餐吃超過九分飽的人,糖尿病風險增加47%
  • 維持七分飽習慣超過5年者,腰圍平均少5.3公分
  • 65歲以上長輩吃七分飽,認知功能衰退速度減緩30%

❗常見QA整理

Q:吃七分飽會營養不良嗎?
A:只要選對「營養密度高」的食物,像深海魚、深色蔬菜,反而吸收更好

Q:工作需要體力怎麼辦?
A:改成「少量多餐」,把三餐份量拆成4-5餐吃

Q:怎麼克制想吃甜點的慾望?
A:改成飯後30分鐘再吃,通常這時候已經沒那麼餓了

🌟重點總結

  • 每餐留30%胃空間,延壽關鍵就在這
  • 從「飽到打嗝」改成「飽得剛剛好」
  • 搭配333運動法則效果加倍

最後送大家診間最常說的這句話:「與其老了吞保健食品,不如現在開始練習留一口」!

分類:健康養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