潛水後頭痛別以為是小事!這些症狀恐是身體警報
最近台中發生一起「潛水後遺症」真實案例!40歲張先生跟朋友到綠島玩潛水,上岸後開始出現:
- 持續性頭痛像被槌子敲
- 全身關節痠痛到不想動
- 皮膚起紅疹還超癢
- 異常疲倦想睡覺
原本以為只是玩太累,結果骨科黃贊文醫師一檢查發現:「這根本是潛水夫病!再拖下去神經都會受損!」
潛水夫病到底是什麼?為什麼會發生?
專業醫師解釋,當我們潛到深水區時,呼吸氣瓶裡的氮氣會溶進血液。如果上浮時像坐電梯「咻~」太快衝上來,這些氮氣就會像開汽水罐一樣,在血管裡冒出一堆泡泡!
這些泡泡卡在身體各處就會造成: 1️⃣ 阻塞微血管→皮膚癢、起紅疹 2️⃣ 卡在關節→像風濕痛到爆 3️⃣ 跑到腦部→頭痛頭暈記憶差 4️⃣ 侵入神經→可能癱瘓或休克
更可怕的是!有人症狀輕微就不管它,結果幾個月後發現:
- 大腿骨頭壞死要換關節
- 記憶力退化像失智
- 視神經受損看不清楚
高壓氧治療全解析!躺進「太空艙」就能救命?
高壓氧中心李祥安主任說,治療關鍵在於那個像太空艙的設備:
- 艙內壓力加到3倍大氣壓(相當於潛到20米深)
- 讓患者吸純氧把泡泡「壓回」血液
- 慢慢減壓讓氮氣從肺排出
整個療程大約要:
- 躺2小時不能亂動
- 耳朵會有「啵啵」感要一直吞口水
- 治療後24小時不能抽菸喝酒
⚠️ 但要注意!如果有氣胸沒處理的人絕對不能用這個療法,壓力變化會讓肺部炸開!
潛水愛好者必看!5大保命守則
- 上浮速度要比潛水錶規定更慢(尤其最後10米)
- 潛完水24小時內絕對不能搭飛機(高空會讓殘留氣泡膨脹)
- 重複潛水要留足夠間隔時間(建議隔12小時以上)
- 潛水前後要大量喝水幫助代謝氮氣
- 新手一定要找有CMAS或PADI認證的教練
李祥安醫師特別提醒:「別以為有證照就沒事!每年都有老手因為『啊上次這樣潛也沒事』的僥倖心態送醫!」
出現這些症狀快就醫!
✅ 潛水後頭痛超過2小時 ✅ 關節痛到吃止痛藥沒用 ✅ 皮膚出現不明紅疹 ✅ 呼吸困難胸悶胸痛 ✅ 視線突然模糊
最後醫師呼籲:「玩水也要玩得聰明!現在全台各大醫院都有高壓氧設備,有狀況6小時內處理效果最好,千萬別跟自己身體開玩笑!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