顛覆傳統觀念!單餐攝取破百克蛋白質真能全吸收?
最近健身圈瘋傳一項爆炸性新研究,直接打臉過去「運動後只能吸收20-30克蛋白質」的說法!這篇2023年初發表在《運動科學期刊》的論文顯示,重訓後狂嗑100克蛋白質的效果居然比傳統25克攝取法更持久有效!
研究重點懶人包
➤
實驗組別:
- A組:重訓後立即攝取25克乳清蛋白
- B組:重訓後攝取100克乳清蛋白
➤
追蹤時間:
長達12小時肌肉合成率監測(舊研究通常只追蹤4-6小時)
➤
驚人結果:
B組不僅肌肉合成時間延長3倍,整體蛋白質利用率更高達78%!完全推翻「吃多會浪費」的傳統認知!
醫師實戰3大心法
① 單餐爆量吃法の聰明運用
傳統「少量多餐」其實是備餐地獄!最新研究證實:
✓ 間歇性斷食族可直接在進食窗口狂補蛋白質
✓ 外食族推薦吃燒肉沙拉碗+豆漿組合拳
✓ 上班族可自製500ml高蛋白奶昔帶著喝
⚠️ 注意!要選慢消化蛋白(如酪蛋白)或混合來源(肉類+植物蛋白),才能拉長吸收時間!
② 百克蛋白質の現實挑戰
實際換算100g蛋白質等於:
☞ 市售即食雞胸肉5包(每包約22g蛋白質)
☞ 全聯嫩豆腐15盒(每盒7g蛋白質)
☞ 茶葉蛋17顆(每顆6g蛋白質)
💡 醫師破解法:
✔️ 分階段攝取:訓練後先喝乳清蛋白,2小時後再補固態蛋白質
✔️ 混搭技巧:雞腿肉+毛豆+起司的黃金組合
✔️ 避開地雷:小心滷味攤的隱形油脂(百頁豆腐根本是油豆腐!)
③ 重量訓練才是關鍵鑰匙
就算吃對蛋白質,沒做到這3點照樣無效:
1️⃣ 負重要足夠:8-12下力竭的重量才是有效刺激
2️⃣ 離心控制:放下槓鈴時要慢速(默數3秒)
3️⃣ 訓練頻率:每週至少練3次大肌群
🔥 冷知識:
研究顯示做完深蹲後,腿部肌肉合成反應會持續48小時!這就是為什麼練腿日更要吃夠蛋白質!
常見QA破解
❓ 吃太多會傷腎嗎?
→ 健康者短期高蛋白飲食無妨,但慢性腎病患者需嚴格控制
❓ 植物蛋白效果差?
→ 混搭黃豆+穀類可提高吸收率,推薦天貝+藜麥的健身餐
❓ 最佳攝取時機?
→ 研究證實訓練後3小時內都有效,不用搶喝搖搖杯!
實用菜單範例
🏋️♂️ 巨巨版(100g蛋白質)
▶ 早餐:起司蛋餅+無糖豆漿(30g)
▶ 午餐:烤雞腿便當+蒸蛋(40g)
▶ 晚餐:鮭魚排+毛豆+希臘優格(30g)
👩💻 上班族簡易版
▶ 便利商店組合:香草烤雞胸2 + 溏心蛋2 + 光泉高纖豆漿(總計58g)
▶ 宵夜補足:ON乳清蛋白2匙(48g)
💬 醫師小叮嚀:
雖然新研究很振奮,但別忘了每日總熱量控制!建議用TDEE計算器抓出需求,再分配蛋白質比例。想同時增肌減脂的人,記得保持300大卡熱量盈餘並搭配有氧運動哦!